心怀彼此,方能相守2190多个日夜。
近日,由复旦师生原创的老校长大师剧《陈望道》在相辉堂面向2019级任重书院新生上演,700余名师生、校友等到场观摩,现场座无虚席。学生的表演非常质朴,这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真诚,导演刘宜林评价说。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师剧已成为老校长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演出的肯定,也是对大师的致敬。参演的剧组成员表示,在大师剧的排演过程中,对于老校长的时代选择和精神内涵,有了更深的认知。师生精彩的演出和互动,让观众们仿佛穿越到百年前的历史浪潮中,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志德书院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尹逸柔说,如果我们通过大师剧的演绎和观看,让大师的精神能够被更好的传递、传承,我们也能算是在传播思想和真理的路上不忘初心。
徐文凯是任重书院二年级学生,他和观众分享了自己参加大师剧的经历,去年的大师剧,他作为南堂入口检票员,没能看到演出。舞台上生动呈现出陈望道先生1920年春在义乌老家柴房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的场景,真理的味道让台下年轻的观众为之动容。活动中,两地青少年在活动艺术总监、跨界艺术家马兴文的带领下,将自己手绘涂鸦完成的星星贴在大星星上,共同创作完成了大型艺术作品万众一星,以此表达了对祖国七十华诞的美好祝福。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代表学校对沪港青少年致以热烈的欢迎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代表学校对沪港青少年致以热烈的欢迎。活动中,两地青少年在活动艺术总监、跨界艺术家马兴文的带领下,将自己手绘涂鸦完成的星星贴在大星星上,共同创作完成了大型艺术作品万众一星,以此表达了对祖国七十华诞的美好祝福。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7月9日下午,沪港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逾千名两地青少年在顺利完成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和交流体验活动后共聚一堂。

据介绍,此次考察团于7月5日至7月10日间带领香港青少年走进上海,通过探访上海历史文化、参观学校、企业和社区等丰富的行程,帮助香港青少年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上海,透过上海的飞速发展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两地青少年还举行了交星仪式,交流交心,星系对方,未来也会继续交流互访,培养友情。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和复旦结缘,也相信沪港青年能够携手共进,汇聚青年智慧,共担两地社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复旦大学作为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也让同学们收获了丰富而宝贵的体验。他表示,复旦大学作为内地承接最多香港交流学生的高校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沪港之间的交流。香港杰出运动员黄金宝,最美火炬手金晶,中国商飞试飞工程师马菲,大众点评网联合创始人龙伟等四位星星大使在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不同奋斗经历,来自香港及内地演艺界、体育界、学术界、商界等70位沪港同心星星大使也在视频中寄予本次活动美好的祝愿。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亚军,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席刘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邓仲敏,沪港同心青少年交流计划召集人、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太平绅士姚祖辉,香港中联办交流处处长吴圆,上海市徐汇海外联谊会会长姜勇,上海市杨浦海外联谊会会长董鑫旺,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会长李红珍、上海市嘉定海外联谊会会长张劲松等30余位嘉宾以及沪港两地学生近1000人参加活动
为了探索植物H3K36me3特异分布模式的建立机制,课题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水稻中主效的H3K36me3甲基转移酶SDG725作为诱饵蛋白,筛选出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OsSUF4,生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SDG725与 OsSUF4的体外、体内相互作用。尽管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的功能在不同物种中相对保守,但某些修饰在动、植物基因组上的分布模式却存在差异,暗示了植物中存在特殊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建立机制。

ChIP-seq结合RNA-seq分析发现,OsSUF4的下调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影响了一批包含该DNA元件的基因的H3K36me3修饰水平和转录水平,进一步表明OsSUF4可以通过招募SDG725促进 H3K36me3修饰的建立。因此,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多种研究手段揭示了植物H3K36me3甲基化修饰在基因体5端建立的一种分子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董爱武课题组解析了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中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36me3)修饰建立的分子机制。7月5日,研究成果以《转录因子OsSUF4与H3K36甲基转移酶SDG725相互作用促进H3K36me3的建立》(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OsSUF4 interacts with SDG725 in promoting H3K36me3 establishmen)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作为最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不同物种中的功能是相对保守的。课题组通过遗传分析发现,OsSUF4缺失的水稻植株表现出与SDG725下调植株一致的晚花表型。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晚花表型相一致,开花关键调节因子成花素基因RFT1与Hd3a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降低。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证明,OsSUF4与SDG725蛋白以相互促进的方式结合在RFT1与Hd3基因的染色质区域并通过建立H3K36me3促进基因转录。最后,课题组通过分析OsSUF4锌指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发现了锌指结构域中负责结合靶DNA的关键氨基酸。
分析水稻基因组序列发现水稻中有3000多个基因在启动子区域包含这一顺式元件。此外,课题组利用EMSA技术,鉴定了转录因子OsSUF4特异结合的DNA元件(5-CGGAAAT-3)。
b) OsSUF4下调突变体表现出与SDG725下调突变体一致的晚花表型。不同位点上的赖氨酸甲基化(组蛋白H3第4,9,27,36,79以及H4第20位赖氨酸残基)或是同一位点不同程度的甲基化(me1, me2, me3)代表着不同的染色质状态,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
a) ChIP-seq分析显示不同物种中H3K36me3修饰的分布模式不同。董爱武课题组的博士后刘兵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董爱武、副教授俞瑜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结果显示,不同于其他物种,高等植物中H3K36me3主要分布在基因体(gene body)的5端。c) OsSUF4的晶体结构董爱武课题组首先分析了不同物种中H3K36me3的分布情况,包括单细胞酵母、无脊椎动物线虫和果蝇、脊椎动物小鼠和人类、高等植物拟南芥和水稻
ChIP-seq结合RNA-seq分析发现,OsSUF4的下调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影响了一批包含该DNA元件的基因的H3K36me3修饰水平和转录水平,进一步表明OsSUF4可以通过招募SDG725促进 H3K36me3修饰的建立。c) OsSUF4的晶体结构董爱武课题组首先分析了不同物种中H3K36me3的分布情况,包括单细胞酵母、无脊椎动物线虫和果蝇、脊椎动物小鼠和人类、高等植物拟南芥和水稻。
为了探索植物H3K36me3特异分布模式的建立机制,课题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水稻中主效的H3K36me3甲基转移酶SDG725作为诱饵蛋白,筛选出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OsSUF4,生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SDG725与 OsSUF4的体外、体内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不同于其他物种,高等植物中H3K36me3主要分布在基因体(gene body)的5端。
最后,课题组通过分析OsSUF4锌指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发现了锌指结构域中负责结合靶DNA的关键氨基酸。课题组通过遗传分析发现,OsSUF4缺失的水稻植株表现出与SDG725下调植株一致的晚花表型。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董爱武课题组解析了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中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36me3)修饰建立的分子机制。尽管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的功能在不同物种中相对保守,但某些修饰在动、植物基因组上的分布模式却存在差异,暗示了植物中存在特殊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建立机制。不同位点上的赖氨酸甲基化(组蛋白H3第4,9,27,36,79以及H4第20位赖氨酸残基)或是同一位点不同程度的甲基化(me1, me2, me3)代表着不同的染色质状态,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与晚花表型相一致,开花关键调节因子成花素基因RFT1与Hd3a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降低。
b) OsSUF4下调突变体表现出与SDG725下调突变体一致的晚花表型。7月5日,研究成果以《转录因子OsSUF4与H3K36甲基转移酶SDG725相互作用促进H3K36me3的建立》(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OsSUF4 interacts with SDG725 in promoting H3K36me3 establishmen)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作为最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不同物种中的功能是相对保守的。此外,课题组利用EMSA技术,鉴定了转录因子OsSUF4特异结合的DNA元件(5-CGGAAAT-3)。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证明,OsSUF4与SDG725蛋白以相互促进的方式结合在RFT1与Hd3基因的染色质区域并通过建立H3K36me3促进基因转录。董爱武课题组的博士后刘兵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董爱武、副教授俞瑜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